【漫步香港特式街道名】香港街道藏著哪些秘密?從街道名窺探城市發展軌跡!

【漫步香港特式街道名】香港街道藏著哪些秘密?從街道名窺探城市發展軌跡!

歷史藝術文化
生活資訊
472
By 50 AddOil on 16 Dec 2021
Editor

重點摘要

大家有沒有發現香港的街道名有很多不同種類?有的取名自英國皇室成員或官員;有的取名自外國城市;亦有的取名自生活上的各種事物。不過,這些街名背後也有各種有趣的典故,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些街道的命名方法和故事!

本文目錄

以建築物或機構命名︰
從「銀圓街」到「糖街」的時代變遷,還有與印尼爪哇島有關的「渣華道」!
銅鑼灣「糖街」
北角「渣華道」
以外國城市命名:
尖沙咀「緬甸臺」的誤會,還有與越南海防市有關的「海防道」!
尖沙咀「緬甸臺」與「棉登徑」
尖沙咀「海防道」
以市民生活習慣命名:
從水溪到街道的「洗衣街」
旺角「洗衣街」
翻譯趣聞和文化差異:
「列拿士地臺」和「皇后大道」的命名秘密
中環半山區的「列拿士地臺」
香港島「皇后大道」
北角「大強街」
從街道名窺探城市發展軌跡

以建築物或機構命名︰

從「銀圓街」到「糖街」的時代變遷,還有與印尼爪哇島有關的「渣華道」!
銅鑼灣「糖街」
香港製造業曾經非常繁盛,許多街道名都與當時的工廠名稱或類型有關。例如,銅鑼灣的「糖街」,就是根據當年的「東方煉糖廠」而命名的。但你或許不知道,在糖廠出現之前,這條街道原本叫做「銀圓街」。原來,早在1868年,港英政府就在此設立了一間造幣廠,因此街道以「銀圓」命名。後來,隨著造幣廠生意日漸衰落,才改建為糖廠,「銀圓街」也隨之更名為「糖街」。一個街道名的變遷,見證了時代的發展和產業的興衰。
北角「渣華道」

(資料來源:wikipedia)


說到與工商業有關的街名,不得不提北角的「渣華道」。這條連接電氣道和英皇道的交通要道,原來初期叫做「爪哇道」,與印尼的爪哇島有著密切關聯。早在20世紀初,一間名為「爪哇輪船公司」的企業在北角設立了辦事處,經營來往爪哇、耶加達、香港和上海等地的航線。1933年,香港政府為了紀念這間公司對當地航運業的貢獻,便將這條新落成的街道命名為「爪哇道」。到了50年代,隨著北角區的發展, 「爪哇道」 也被改稱為我們今天熟悉的「渣華道」。

以外國城市命名:

尖沙咀「緬甸臺」的誤會,還有與越南海防市有關的「海防道」!
尖沙咀「緬甸臺」與「棉登徑」

(資料來源:wikipedia)


殖民時期,香港聚居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,許多街道也因此以這些外國人的故鄉命名。其中一個有趣例子就是尖沙咀的「緬甸臺」。許多人會誤以為這裡與東南亞國家緬甸有關,但實際上,「緬甸臺」的英文名是「Minden Row」,指的是德國城市「明登」。原來在19至20世紀初,這裡曾有幾位來自明登的德國人聚居,街道也因此以「明登」的諧音命名為「緬甸臺」。然而,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,英國和德國成為敵對國,「緬甸臺」上明登人的房產被港英政府沒收,這裡也不再有德國人居住。後來,該區又出現了一條新街道,英文名為「Minden Avenue」,中文則譯為「棉登徑」,與「緬甸臺」的英文名「Minden Row」非常相似,更添一絲歷史的趣味。

尖沙咀「海防道」

(資料來源:wikipedia)


同樣以亞洲城市命名的還有尖沙咀的「海防道」。這條連接廣東道和彌敦道的繁忙街道,其實是以越南城市「海防」命名的。原來在1865年,「海防道」最初的名稱為「額彌金道」(Elgin Road),但為免與中環的「伊利近街」(Elgin Street)混淆,政府在1909年決定將其更名。當時,香港與越南海防市貿易頻繁,因此便將這條街道改名為「海防道」,而附近的「漢口道」和「河內道」也同樣以越南港口城市命名,反映出當時香港與越南之間的密切聯繫。

以市民生活習慣命名:

從水溪到街道的「洗衣街」
旺角「洗衣街」

(資料來源:wikipedia)


旺角的「黑布街」和「白布街」是以布匹工廠類型命名,但鄰近的「洗衣街」卻並非因為開設了洗衣店而得名。在1920年代,這一帶聚居了不少從事洗衣工作的婦女,她們會上門收取髒衣服,然後到附近的水溪邊清洗。久而久之,居民們就習慣將這條水溪稱為「洗衣街」。到了30年代,政府將水溪改建為道路,雖然不再有婦女在此洗衣,但「洗衣街」這個名字早已深入民心,一直沿用至今。一個簡單的街道名,反映出當時香港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貌。

翻譯趣聞和文化差異:

「列拿士地臺」和「皇后大道」的命名秘密
中環半山區的「列拿士地臺」

(資料來源:wikipedia)


香港很多街道名稱都是先有英文,然後再翻譯成中文。而在翻譯的過程中,也鬧出了不少有趣的「烏龍」事件,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位於中環半山區的「列拿士地臺」。這條街道的英文名稱為「Rednaxela Terrace」,據說本應是紀念一位名叫「亞歷山大」(Alexander)的地主。但估計當時負責翻譯的師爺,可能習慣了由右至左的中文書寫方式,將「Alexander」誤寫成「Rednaxela」,並將其倒轉翻譯,結果就變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「列拿士地臺」,彷彿是破解了一道文字密碼,讓人忍俊不禁。

香港島「皇后大道」

(資料來源:wikipedia)


另一個因為翻譯而產生的有趣例子就是香港島的「皇后大道」。作為開埠後第一條主要道路,「皇后大道」在1842年落成通車,至今仍然是香港的主要幹道之一。然而,「皇后大道」的英文原名為「Queen's Road」,本應翻譯為「女皇大道」,以紀念當時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皇。但由於當時負責翻譯的師爺是華人,而「女皇」這個概念在當時的中國尚未出現,加上「女皇」和「皇后」的英文都是「Queen」,結果就被誤譯為「皇后大道」,並一直沿用至今。

北角「大強街」

(資料來源:wikipedia)


位於北角的「大強街」,英文名稱為「Power Street」,當中的「power」指的是發電廠輸出的能量,而非「強大」的意思。由於香港社會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,北角發電廠早在1913年就開始動工,並於1919年建成投入運作。發電廠前的道路因此被命名為「電氣道」,而附近的「大強街」則被誤譯為「力量」,導致中英文名稱的含義出現了偏差。不過,從今天的角度來看,「大強街」這個名字反而更添幾分親切和喜感。

從街道名窺探城市發展軌跡

香港的街道名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標記,更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,以及各種各樣的有趣故事。下次漫步街頭時,不妨多留意一下這些特式街道名,或許你會發現更多城市發展的足跡,感受香港獨特的歷史魅力!

其他人也看了

正在加載下一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