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
理財
生活
50+分享
【再見蘿蔔仔】凍瘡成因、症狀、治療及預防全攻略
首頁
健康專區
健康文章
【再見蘿蔔仔】凍瘡成因、症狀、治療及預防全攻略
健康百科
50AddOil
18 Dec 2024
重點摘要
冬天一到,除了要準備暖笠笠的衣服,還要小心應付各種冬季常見疾病,例如令人困擾的「蘿蔔仔」!「蘿蔔仔」是凍瘡的俗稱,在香港十分常見,特別是長者和血液循環較差的人更容易患上。今日就為大家詳細講解蘿蔔仔的成因、症狀、治療及預防方法,讓你輕鬆應對寒冬!
本文目錄
甚麼是蘿蔔仔(凍瘡)?
蘿蔔仔的成因
蘿蔔仔的症狀
蘿蔔仔的治療方法
如何預防蘿蔔仔?
總結
甚麼是蘿蔔仔(凍瘡)?
「蘿蔔仔」,醫學上稱為凍瘡,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主要發生在寒冷潮濕的天氣。當皮膚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環境中,皮下的血管就會收縮,導致血液循環不良,皮膚組織缺氧受損,形成紅腫、痕癢甚至疼痛的症狀。蘿蔔仔通常出現在手指、腳趾、耳朵、鼻子等身體末端部位,嚴重時更會出現水泡、潰瘍等。
蘿蔔仔的成因
蘿蔔仔的成因主要與寒冷天氣和血液循環有關:
寒冷潮濕的環境:長時間暴露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下,會導致皮膚血管收縮,血液循環變差,增加患上蘿蔔仔的風險。因此,冬季應盡量保持身體溫暖,特別是手腳等容易受寒的部位。
血液循環不良:血液循環不良的人,例如長者、糖尿病患者、吸煙人士等,更容易患上蘿蔔仔。建議這些人士在冬季更要注意保暖,並可透過適量運動改善血液循環。
女性: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蘿蔔仔,這可能與女性的荷爾蒙水平和皮膚結構有關。
體重過輕:體重過輕的人皮下脂肪較少,保暖能力較差,也更容易患上蘿蔔仔。建議可透過均衡飲食,保持適當體重。
蘿蔔仔的症狀
蘿蔔仔的症狀會因人而異,輕微的蘿蔔仔只會令皮膚出現紅腫、痕癢,而嚴重的蘿蔔仔則會出現以下症狀:
紅腫:患處會出現紅色或紫色的斑疹、丘疹或斑塊。
痕癢:患處會感到痕癢,有些人更會因為忍不住抓撓而導致皮膚破損,增加感染風險。
疼痛:患處會感到灼熱、疼痛,特別是在接觸到溫暖的環境時更為明顯。
腫脹:患處可能會出現腫脹,影響活動能力。
皮膚變硬:患處的皮膚可能會變硬,關節和肌肉出現僵硬感。
水泡、潰瘍:嚴重的蘿蔔仔會出現水泡、潰瘍,甚至壞死等情況,需要及時就醫。
蘿蔔仔的治療方法
大多數蘿蔔仔屬於輕微程度,通常會在數星期內自行痊癒。如果蘿蔔仔的症狀持續或惡化,就應該諮詢醫生意見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蘿蔔仔治療方法:
保暖:保持患處溫暖,避免再次暴露在寒冷環境中,是治療蘿蔔仔最基本的方法。可以使用暖水袋、暖風機等溫暖患處,但要注意溫度不要過高,以免燙傷皮膚。
浸泡:用溫水浸泡患處,可以幫助改善血液循環,舒緩紅腫和痕癢的症狀。建議每天浸泡10-15分鐘,水溫不宜過熱。
藥物治療:醫生可能會根據蘿蔔仔的嚴重程度,處方以下藥物:
血管擴張藥物:幫助改善血液循環,舒緩症狀。
外用皮質類固醇:減輕炎症和痕癢。
抗生素:如果出現感染,醫生可能會處方抗生素。
其他治療方法:如果蘿蔔仔的症狀嚴重,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其他治療方法,例如光照療法等。
如何預防蘿蔔仔?
預防勝於治療,以下是一些預防蘿蔔仔的方法:
做好保暖措施:在寒冷的天氣外出時,要穿著足夠的保暖衣物,特別要注意手腳的保暖,戴上手套、襪子、帽子等。
保持手腳乾燥:潮濕的環境會增加患上蘿蔔仔的風險,因此要保持手腳乾燥,避免穿著過緊的鞋襪,讓雙腳保持乾爽透氣。
避免長時間接觸冷水:洗碗、洗衣時最好戴上手套,避免雙手長時間接觸冷水。
定期按摩手腳:定期按摩手腳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於預防蘿蔔仔。
均衡飲食:均衡飲食,攝取足夠的營養,有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,減低患上蘿蔔仔的風險。
戒煙:吸煙會影響血液循環,增加患上蘿蔔仔的風險,建議戒煙。
總結
蘿蔔仔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,但卻會為患者帶來不少困擾。只要做好預防措施,注意保暖,就可以大大減低患上蘿蔔仔的風險。如果出現蘿蔔仔的症狀,也不必過於擔心,只要及早求醫,就可以得到適當的治療。
你可能也對這些文章有興趣︰
【皮膚科醫生】何時要去睇皮膚科?香港最常見的皮膚病是?
【皮膚發炎】皮膚發炎是免疫系統失調的警號?免疫力太強非好事?
【夜晚出風癩?皮膚痕癢難耐?】快速舒緩痕癢、紅腫|了解風癩成因、症狀及治療方法
其他人也看了
正在加載下一篇文章